全球标准分享下载-全场2元
客服微信:1093451816,欢迎大家分享、下载!

澳大利亚标准机构推出奖学金项目以提升亚太地区的基础设施质量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机构(Standards Australia)与外交和贸易部(DFAT)合作,将启动2025年亚太基础设施标准奖学金计划(APAC-ISF)。这个为期两周的项目旨在推动亚太地区建设更高效、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

通过赋能来自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基础设施领域专业人士,该奖学金项目将展示国际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这些标准有助于建立管理体系,降低风险,并为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明确的基准。通过采用这些标准,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低效和风险可以降至最低,从而为资本投资和私营部门参与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APAC-ISF将重点关注标准在基础设施项目的有效规划、采购、风险管理和维护中的作用。参与者将了解标准如何支持这些关键领域,最终提高效率。奖学金将分两个阶段在悉尼发放:

• 第1组:来自东南亚的参与者(4月28日至5月9日)

• 第2组:来自太平洋和东帝汶的参与者(5月26日至6月6日)

申请成功的人员将获得机票、住宿和旅行津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参与者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分享在应对挑战方面的见解和最佳实践经验,并为增强亚太地区的能力做出贡献。

澳大利亚国家标准机构首席发展官Adam Stingemore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推出这个项目,它彰显了我们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心。通过让参与者掌握实施国际标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希望为该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BSI发布人工智能可持续性指南

英国国家标准机构BSI发布了指南,阐述了如何衡量一个组织的人工智能碳足迹,以及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应考虑的主要可持续性环境因素。就在几周前,英国政府在《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减轻人工智能可持续性风险的愿望。

尽管人们普遍乐观地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解决社会挑战,但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比运行特定任务软件的机器多消耗约33倍左右的能量。随着全球各地的组织纷纷投资人工智能工具,这份技术报告(TR)阐述了如何管理和衡量可持续的人工智能。

《环境可持续人工智能》(PD CEN/CLC TR 18145:2025)旨在为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和部署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指导,包括解析技术,以支持人工智能的低碳技术,特别是在现有的欧洲能源背景下。该报告涵盖了有关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信息,特别是涉及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耗过程的物理系统,以及如何准确衡量组织的人工智能碳足迹并提供足迹数据。

去年,英国20%的电力直接从欧盟进口,因此这份报告聚焦于欧洲的人工智能格局和欧洲特定的人工智能资源需求。

通过比较标准的指标,该技术报告的使用者将能够定量评估其人工智能实施的价值和效率。其目的是帮助开发人员和应用者衡量与更传统的技术相比的生产力提高、成本效益和整体性能,为有关人工智能实施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

该指南包括:

与可持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相关的标准化术语

降低能耗的软件、硬件和基于地理位置的解决方案方法

关于用水、污染、硬件和数据中心的信息

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和循环经济的政策

节能、优化自然资源、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可持续ICT网络的用例

测量人工智能碳足迹的公式

BSI全球数字总监Mark Thirlwell表示:“人工智能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复杂微妙的。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和各组织的运作方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快速处理和响应信息,这使其极有可能成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工具,有助于增强可持续性,并助力我们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对资源的需求极大。考虑人工智能背后数据处理所消耗的能源量至关重要。”

“BSI发布的这份技术报告旨在通过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见解来帮助各组织衡量和减少其人工智能系统的碳足迹,从而引导各组织在技术进步与环境责任之间取得平衡。通过将人工智能与节能、低碳技术相结合,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加快迈向创新未来和可持续世界的进程。"

BSI标准总监Scott Steedman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们管理其环境影响的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技术报告的发布非常及时,它不仅为各组织提供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增长的知识,还让它们将可持续性作为战略核心来开展相关工作。这不仅仅是减少碳排放的问题,更是要开发一个本身就具有可持续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加强亚太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合作—APEC标准与合格评定委员会提议新设“APEC AI标准论坛”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KATS)于2月27日至28日在庆州花白会展中心举办“标准与合格评定委员会(SCSC)全会”,来自APEC18个成员国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会议就如何在人工智能、氢能经济等尖端产业中标准应用与认证及开展合作进行了讨论。

认证标准与合格评定委员会是亚太经合组织下属的一个委员会,主要讨论并共同研究解决因成员国之间标准和认证程序差异所引发的贸易和投资难题。随着 2025 年 APEC 峰会将在韩国举行,韩国担任了 SCSC 的主席国,因此需承担起举办 SCSC 全会以及各领域研讨会等主席国职责。

作为重点议题,双方分享了完善标准和认证法规、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培养新一代标准专家等各成员国标准和适用性相关政策,并就标准在支持工业人工智能的使用和普及方面的作用、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标准及认证制度等尖端产业标准的联合研究项目等进行了探讨。

其中,韩国国家技术标准院强调需要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与认证互助合作平台,以便APEC成员国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合作和认证制度的联合研究,并提议成立“APEC人工智能标准论坛”,并宣布计划于今年8月举行论坛大会作为第一步。

标准政策局局长吴光海表示:“亚太地区的标准合作是确保全球标准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今后也将积极推动‘APEC 人工智能标准论坛’的运营等 APEC 成员国之间的标准合作,努力为提升韩国尖端产业的国际标准成果争取更多友好国家的支持。”。

抢占新兴尖端产业市场,全面集结政府标准化力量-——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等18个部门联合制定2025年国家标准实施计划

韩国政府今年将在尖端产业领域的标准化以及应对海外认证的支持政策方面投入 2475 亿韩元(比前一年增加 9%)的预算。国家标准委员会(主席: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安德根)对产业通商资源部等18个部门、处、厅综合制定的《2025年度国家标准实施计划》进行了审议和表决。

在作为第五个国家标准基本计划(2021 年至 2025 年)最后一个实施计划的“2025 年实施计划”中,秉持的方针是集中于人工智能、半导体、6G 等尖端产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化(2024 年 5 月,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实施先进产业国家标准化战略》,2023年11月,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发布《数字技术标准化战略》等),以确保新市场并推动成果的传播。还将通过运营海外认证支援团等方式,帮助减轻韩国出口企业的认证负担。

此外,计划持续制定有利于国民幸福生活的生活便利及安全标准,并且通过扩大研发与标准的联动,培养企业中负责标准化的专业人才,强化研发成果的商业性等,加强由民间主导的标准化体系。

另一方面,对第五个国家标准基本计划(2021-2025年)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后发现,国际标准提案、服务标准等成果指标在 2024 年提前达成。这被认为是包括担任 ISO 主席的韩国人在内的民间国际标准专家以及各部门为抢占世界市场而致力于国际标准制定等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与此同时,为了制定包含未来 5 年国家标准化政策方向的《第六个国家标准基本计划(2026-2030)》,18 个部门、处、厅决定组建 “跨部门官民联合特别工作组(TF)”,以制定应对数字、人工智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转型等社会变化的战略。

标准政策局局长吴光海表示:“为了让 2025 年度各部门的实施计划能够顺利推进,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同时还表示:“正值制定第六个基本计划的重要时期,我们将全力以赴制定出能够应对经济、产业、社会全领域变化的国家中长期标准战略”。

为农村社区赋能供电

在肯尼亚乡村基利菲县的姆库卢尼小学,一道闪电袭来,几间教室燃起大火。500 多名学生和老师们庆幸能死里逃生。然而,学校唯一的电力来源 —— 一套布线糟糕且有时不太可靠的太阳能光伏系统被烧毁了。

那是2023年发生的事。从那以后,学校一直漆黑一片,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也闲置着。学生们为了参加电脑俱乐部的活动,不得不往返各步行一个多小时,前往最近的有电力供应的地方。但这种情况即将得到改变。。

该校教师丹尼尔・库梅・伊拉斯塔斯咧嘴笑着说:“要是灯能重新亮起来,我们会很高兴的。教学和学习将更加愉快,孩子们也不会感到无聊。当我们不能使用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时,孩子们很难轻松学习。”

作为IEC全球影响力基金首个项目“赋能肯尼亚社区,共创更美好、更清洁的未来” 的一部分,姆库卢尼小学是九个安装并维护新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地点中的第一个。在这个项目中,为社区提供太阳能服务的国际供应商“差异社区电力公司”(Different Community Power,DCP),正在借助国际标准,评估在肯尼亚的学校和医疗设施等关键场所,使用二次利用的锂电池修复太阳能光伏装置的可行性。如果这种方法被证明可行,预计将推广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其他现有太阳能光伏装置,从而通过提供可靠、清洁的电力来源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该校的另一位教师乔伊斯・蒙杰表示,电不仅极大地便利了教学,其影响还远远超出了教室的范围。

她说:“学校有电对整个社区都有影响。”。

“许多家庭会用学校的电给手机充电,因为他们家里没有电。而且学校的灯光还能照亮周围的房屋,增加了安全性。有电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对于大多数肯尼亚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来说,手机是一条生命线,他们不仅可以用手机进行通讯,还能通过手机银行服务购买生活必需品、支付账单和存钱。在那些没有基础设施来接入正规银行系统的地方,移动支付账户被视为减少贫困的有力工具。这些账户让人们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更方便地进行支付,从而促进了创业,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并减少了参与经济活动的障碍,实现了金融普惠。

截至2023年12月,肯尼亚已注册的移动支付账户约达 7730 万个,超过了该国 5700 万的人口数量。

DCP项目工程师韦恩・德瓦洛表示,国际标准在该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这些标准确保项目高度重视安全性和性能,同时也让社区成员有能力对设备进行维护。

他说:“这个地区经常发生雷击事件,所以正确安装和维护设备非常重要,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故障和火灾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和测试如此重要,同时还需要对教师进行设备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以便在问题演变成大麻烦之前就能发现并解决它们。”。

该项目也是一个培训当地分包商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符合相关标准的布线规范和调试程序。对设备性能和环境因素的实时远程监测,将为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

通过关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正确收集和处理电子垃圾材料,减轻非洲日益增长的太阳能和电池电子垃圾负担,是该项目的另一个关键目标。

全球影响力基金高级顾问兼官员马特・多尔蒂表示,虽然该基金的这个首个项目将为相关社区带来深远的益处,但这实际上只是一个开端。

他说:“该项目以技术知识的形式展现了国际标准的价值,即使在项目结束后很长时间,这些技术知识仍将为社区服务。我们开始认识到,国际标准如何能够大规模地发挥积极影响,并让关键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我们希望像Mission 300(300使命)这样的大型项目能够借鉴并采用我们的模式。”

从柔性电池到能量收集:为可穿戴设备供电的崎岖之路

随着数字健康应用的增多,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在家监测自身健康状况。

智能可穿戴贴片需要不显眼的小型电源来运行,而且电源还得具备柔性,这颇具挑战。不过,柔性电池技术正迅速发展。

根据IDTechEx的一份报告,从2014年开始,该技术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长而发展。但它最初并不是令人满意的,因为“早期的柔性电池往往是薄膜式、印刷而成,通常不可充电,且容量和功率较低”。

可充电电池是新型柔性电池技术的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可充电电池技术包括锂聚合物(LiPo)电池,它能实现灵活的电池设计,可塑造成适合小型可穿戴设备的形状。

通过标准实现安全性和柔韧性

IEC发布了众多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明确这些技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从可穿戴设备最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标准开始,IEC/TC 21(IEC第21技术委员会)发布了IEC 63370标准,以确保锂离子电池和充电系统的安全。IECEE(IEC电工设备和元件合格评定方案体系)是IEC管理的四个合格评定体系之一。它实施着一个测试电池的安全性、性能、组件互操作性、能效、电磁兼容性和有害物质的计划。

IEC/TC 119包含了对柔性电子设备的部分标准化定义,明确了用于生产柔性可穿戴设备的新型柔性材料和印刷技术。IEC/TC 47发布了许多与可穿戴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传感器相关的标准,并制定了IEC 62951-2《涉及柔性和可拉伸的半导体器件》标准。IEC还成立了一个专门规范可穿戴设备的委员会,即IEC/TC 124。

能量收集面临的挑战

可穿戴设备的能量收集技术正在引起大量关注。无论是通过人体运动、热量还是汗液来获取能量,自供电设备都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任何电池,无论大小,从表面上看,使用人体作为电源似乎特别环保。但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使用能量收集技术来满足现有可穿戴应用的能源需求。能量水平低、能量效率低以及频繁断电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挑战。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是可穿戴设备的首选能量收集方法,IEC/TC 49负责制定压电技术标准,包括压电、介电和静电设备的相关标准。TC 47制定的IEC 62830-1系列包括评估基于振动的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性能的方法。

ISO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针对暴力受害者的儿童友好型服务全球标准

全球有超过10亿人曾遭受童年时期暴力的侵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项新倡议旨在改变儿童受害者获得关怀、正义和保护的方式。这项具有开创性的国际要求在第58届人权理事会上发布,为儿童友好型服务设定了新的全球基准。

为应对全球范围内侵害儿童暴力行为这一危机,ISO采取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儿童友好型多学科及跨机构应对服务的国际要求。2025 年 3 月 12 日,在第 58 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ISO与冰岛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宣布了这一举措,其目标是改变儿童受害者获得关怀、保护和公正对待的方式。

相关统计数据令人震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估计,有超过 10 亿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暴力。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每四分钟就有一名儿童因暴力而丧生。与此同时,6.5 亿女性(即每五名女性中就有一名)生活在性虐待带来的创伤之中。此类暴力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具有毁灭性且会伴随终生,影响着儿童的大脑发育、身心健康以及学习能力。

为解决这一紧迫问题,ISO制定了有史以来首份针对儿童友好型服务的全球指南,旨在为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提供支持。这份具有开创性的文件倡导采用全面、以儿童为中心的方法,建立起协调一致且充分考虑创伤影响的应对机制,使年轻的幸存者免遭进一步伤害。

ISO秘书长塞尔希奥・穆希卡表示,这一举措的核心是致力于维护儿童的基本权利,他强调每个儿童都应得到其应有的保护和支持。

穆希卡先生称:“有了这些新的国际要求,ISO正在确立一种全球通用的方法,确保儿童受害者能够获得他们所需的富有同情心且协调一致的支持,同时避免让本应帮助他们的系统再次给他们带来创伤。”

“这些要求为多学科及跨机构服务确立了统一的全球基准,确保全球范围内的儿童保护工作都能达到较高标准,同时也允许根据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进行灵活调整。”

“这些建议使各国政府以及从社会工作者到执法人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法律实体等一线服务机构能够高效协作,确保以全球统一的标准化方式应对遭受暴力和虐待的儿童受害者。

“我们很自豪能在第58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发布这些要求。重要的是,这些指导方针是在虐待儿童的幸存者、儿童以及全球主要合作伙伴的参与下制定的,这使得它们成为解决暴力侵害儿童问题的真正具有包容性的方法。”

这些指南由人权理事会成员冰岛教育和儿童部提议,由冰岛标准协会(IST)和瑞典标准协会(SIS)牵头制定。制定过程中有100多名参与者,其中包括冰岛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洲委员会、欧洲刑警组织、欧洲司法组织、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以及联合国负责暴力侵害儿童问题秘书长特别代表办公室。

冰岛教育和儿童部常务秘书埃尔娜・克里斯廷・布隆达尔表示,冰岛率先发起了为暴力受害者的儿童友好型服务确立全球标准的倡议。

布隆达尔女士称:“这些建议源于冰岛的‘儿童之家’(Barnahús)模式,该模式采用儿童友好型、多学科和跨机构的方法,为遭受暴力或目睹暴力的儿童提供支持。虽然这一模式已被知名国际组织广泛采用和认可,但近年来各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一致情况。今天发布的指南旨在通过制定国际公认的准则来协调Barnahús模式的实施,以解决这些差异,并有可能在未来纳入合格评定程序。我们希望这一进展将解决因服务分散带来的挑战,并强调采取综合、全面的方法保护儿童免受进一步伤害的重要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洲和中亚地区主任雷吉娜・德多米尼西斯表示:“暴力侵害儿童的现象普遍存在,其后果会伴随终生。然而,受暴力影响的儿童所获得的服务和支持往往达不到标准,这加剧了儿童的创伤。这一针对儿童友好型服务的通用框架有能力通过对‘儿童之家’这类儿童保护模式进行标准化来改变现状,确保每个儿童都能获得同等水平的优质关爱与保护。”

这些建议的制定过程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充分听取了儿童以及幸存者自身的意见。在冰岛的萨姆费斯组织(Samfés)所举办的研讨会上,他们的见解被直接融入其中,确保最终的要求和建议是基于真实的经历和需求而形成的。

这一举措也强化了全球对儿童保护的承诺,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相契合 —— 尤其是目标 16.2,该目标旨在消除对儿童的虐待、剥削、贩卖以及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还有目标 16.3,其致力于促进所有人平等获得司法服务。

通过韩捷标准合作支持韩国出口企业——韩国-捷克标准合作研讨会并签署标准信息分发许可协议

2月11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家技术标准院在韩国举行“韩国-捷克标准合作研讨会”,来自韩国和捷克两国民间标准专家及政府有关负责人等50多人参加。

此次研讨会是为落实2024年9月举行的“韩国-捷克首脑会谈”成果《标准合作实施协议》 (2024年10月在爱丁堡签署)的后续措施而举行的,旨在产出标准合作和研究等具体成果。韩国和捷克双方通过研讨会发表了电池、氢、人工智能等3个领域的技术现状及标准化趋势,并在各领域就标准信息、专家交流以及标准制定的联合研究等标准合作措施交换了专家意见。

另外,通过负责两国国家标准宣传推广的韩国标准协会和捷克标准协会之间签订了标准信息分发许可协议,将支持希望进军捷克市场的韩国出口企业轻松获得捷克标准。

标准政策局局长吴光海表示: “在国际市场上,标准是决定产品竞争力和降低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 他补充说,“未来,我们将积极支持两国标准合作研讨会的正规化和标准信息交流的扩大,以便确保两国企业能够更顺畅的进入对方市场,而不会因标准壁垒而遇到困难。”。

澳大利亚标准组织主办IEC智慧城市委员会会议探讨具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建设之路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近70%的人口预计将生活在城市地区。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住房、交通和大规模城市交通、热效应、粮食安全、能源和网络安全都面临着挑战。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标准组织(Standards Australia)本周在悉尼迎来了来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智慧城市委员会的40多名代表,参加为期一周的全体会议。主要讨论议题聚焦于开发一体化城市系统,以应对住房密度增加、人口增长以及向净零排放转型等问题。来自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挪威、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英国和美国的专家与澳大利亚同行一起,探索应对城市挑战的智能技术和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此次活动邀请了专家演讲嘉宾,围绕智慧城市技术、基础设施整合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探讨具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讨论主题包括智慧城市照明、人工智能治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框架、城市规划以及能源优化等。

讨论强调了系统思维在管理城市中不断发展且复杂的能源、水、电信和交通系统方面的重要性。会上还分享了过去一段时期中,原住民及托雷斯海峡岛民在社区与土地管理方面的全球视角与见解。

案例研究展示了智能路灯、电动汽车充电和智能家居能源解决方案,以支持城市向脱碳和优化能源使用过渡,并提供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保障。

IEC系统委员会智慧城市委员会主席Michael John Mulquin在回顾这一周时表示:“我们在悉尼举行的会议为委员会提供了一个与澳大利亚行业专家接触和学习的宝贵机会。这使我们能够将关键问题的讨论基于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现实情况。因此,我们正在帮助确保我们制定的标准将有效地帮助城市变得更智能,更适合每个人居住。”

澳大利亚标准组织国际部负责人Karen Batt表示:“主办IEC智慧城市委员会会议,让我们能够交流知识,探索应对城市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所获得的见解将帮助我们建设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城市,使澳大利亚成为全球参与者。"

提高游乐场安全:巨型滑梯的新指南

巨型隧道滑梯在澳大利亚的游乐场大受欢迎,为顾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游戏体验。然而,事故发生的频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肖尔黑文巨型管状滑梯以及阿德莱德和悉尼的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尤其是是对于五米或更高的滑梯。主要问题是滑动速度过快和内部过于湿滑。

为了解决这些担忧,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将于2月14日星期五发布一本新手册,SA HB 244:2025《“AS 4685.3:2021 巨型管状滑道”的补充指南》。这本手册旨在帮助市政当局、建筑商和家长,让孩子们享受这些巨大的滑梯的同时保证他们的安全。

手册中的关键细节如下:

针对巨型隧道滑坡的设计、验证、认证、测试和检查的额外指导。

更新了关于安全使用的标识建议,包括高度指南和禁止双人同滑。

在保障游玩趣味性与学习性的同时,采取安全措施预防严重伤害。

一些已知的危险包括双人同滑、滑行过程中的制动以及意外进入滑梯的较高部位。成人的监督和适当的设计元素对安全至关重要。

该手册还探讨了使用模式、表面磨损、气候和松散材料如何影响滑道性能。鼓励设计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以帮助降低受伤风险。

最全最新的标准分享平台

客服微信:1093451816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