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标准分享下载-全场2元
客服微信:1093451816,欢迎大家分享、下载!

国际标准增强生物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设计

从解锁手机到跨越国界,自数千年前首次使用指纹识别以来,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物识别技术是对技术系统中使用的人类特征的测量,以相当准确和非侵入性的方式识别个人。

眼睛、手掌、DNA 和声音通常被用在各种环境中的生物识别标识,包括机场和银行应用程序,鼠标移动等行为和反应也可用作识别人员的手段。就连动物也未能幸免。斑马条纹、啮齿动物耳朵中的血管图案、口鼻印、蝙蝠翅膀图案、灵长类动物面部识别和考拉斑点都被作为识别方法进行了实验。

但为了充分发挥生物识别技术的优势并使其蓬勃发展,需要采取适当的保障措施来降低数据滥用的风险并提高整体信任度。

ISO/IEC 24714《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的跨司法管辖区和社会方面  通用指南》考虑了所有这些以及更多因素。它以技术报告 ISO/IEC TR 24714-1:2008为基础,并添加了设计原则和用例示例。

该标准为使用生物识别技术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指导,涵盖各地区的社会规范、法律要求,涉及个人隐私和数据保护、可访问性和可用性以及健康和安全方面考虑。ISO/IEC 24714的编辑 Fred Preston 表示,生物识别系统的设计者和开发者需要考虑很多方面,以确保其安全、可访问并符合预期目的。

Fred Preston指出, ”隐私是生物识别行业面临的最大、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因为一方面它需要较少的个人信息,如地址或家族史,但收集的数据与主题更直接相关,而且终生如此”“通过考虑隐私、安全、当地法律、社会期望和可访问性的各个方面,技术被接受和信任的可能性最终会提高。这反过来又有助于提高其性能,并使技术得以进步和发展。”

让人工智能更加透明

人工智能(AI)主题多年来一直吸引科学和商业领域关注。随着美国公司 OpenAI 使用 ChatGPT,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也吸引了国际和国内的公众。这表明人工智能也遭到了不信任。这里的中心关键词是“黑匣子人工智能”,因为通常不清楚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如何得出结果、基于哪些来源以及所做的陈述是否真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释人工智能的标准,这类标准将提升人们对应用程序的信任。新的 DIN SPEC 92001-3 将是一项推动人工智能可解释的标准。

想法

为了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得到高效、负责任和值得信赖的使用,其开发和使用应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Neurocat GmbH 标准化经理/产品管理 Annegrit Seyerlein-Klug 解释道:“新标准旨在通过解释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帮助促进人们对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使用和安全性的信任,从而为技术的发展创造安全的框架条件。” 

DIN SPEC 92001-3 作为指南

新创建的 DIN SPEC 92001-3 提供了适当方法和方法的指南,以促进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所有阶段的可解释性。它定义并描述了当今人工智能中不透明度的来源和影响。为此,该标准着眼于如何诠释问题,并有效减轻人工智能系统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覆盖面广

所描述的相关质量标准是为所有类型的人工智能系统以及使用此类系统的所有领域创建的。特别是,它们适用于具有不同程度、不同不透明度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这些质量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更有效地使用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它们还使开发者能够将信任和透明度原则嵌入到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中。它们还构成了制定可解释性,正确操作的可读证明的具体要求的,概念和程序基础。

DIN SPEC 92001-3 是 KI.NRW 旗舰项目CERTIFIED KI的成果,该项目由弗劳恩霍夫 IAIS 与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 (BSI) 和德国标准化研究所 (DIN) 以及其他科学合作伙伴共同制定,并由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经济、工业、气候保护和能源部资助。

系列的第三部分

DIN SPEC 是在 CERTIFIED AI 项目启动之前创建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准的第三部分。本系列的前两个文件 – DIN SPEC 92001-1 和 DIN SPEC 92001-2 – 定义了 AI 质量元模型和生命周期,是强调鲁棒性、可解释性和性能的通用 AI 质量标准。另一方面,规定了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稳健性的标准。

ANSI 发布2023 年第二季度《 ANSI in China》通讯

日前,美国国家标准化机构(ANSI)国际政策部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ANSI在中国通讯),包括英文版和中文版。

该通讯向 ANSI 成员通报了ANSI相关的技术活动、政策决定、贸易问题和其他感兴趣的信息。该通讯的英文版仅供 ANSI 成员使用,而中文版供所有感兴趣的利益相关者在线获取。

2023 年第一季度英文版的标题包括:

《中国标准化》杂志对ANS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专访

征求意见

认证认可条例草案

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指南草案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人工智能生成服务管理新办法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260)2023年重点工作及人工智能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ANSI  in China Newsletter 英文版包含面向美国读者的内容。2015年发布的英文版首版是公开发布的,而所有后续版本仅向 ANSI 成员开放。中文版的内容面向中国读者,包括 ANSI 成员和合作伙伴组织。相关信息可在www.StandardsPortal.org上找到。

ANSI in China Newsletter 的投稿将接受编辑的审查。请提交拟议的新闻项目,对中国的标准化改革提出问题和意见,并在电子邮件china@ansi.org上提供任何其他反馈。

智慧城市中的数据表示和可视化

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这个数字自1950年以来已经翻了一番,预计这种增长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城市需要对居民的需求进行更好的预测和管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度复杂的智慧城市需要利用物联网 (IoT) 和人工智能 (AI) 等新技术来应对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涵盖从交通、住房到医疗保健再到空气质量的等方方面面。通过有效地建模和模拟智慧城市功能和流程,使城市管理者能够了解他们收集的大量数据,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新发布的标准ISO/IEC TS 5147为智慧城市的可视化提供了指导,以帮助城市规划者评估可能的结果。

该标准的负责人 Peter Ryan 表示,由于城市如此复杂,有多种展示数据的方法和许多可以提供帮助的标准。“智慧城市是系统的系统,需要多种功能的交互和集成”。 

“智慧城市可以获取大量数据。使用它来建模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城市的运转和发展趋势,这对于城市管理和规划未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件旨在就如何做到这一点提供国际商定的最佳实践指导。”

ISO/IEC TS 5147 提供了许多有助于此过程可视化的指导以及区分智慧城市数据类别的方法。这些包括自然和建筑环境、网络、天气、物理和语义属性、声音、社交媒体等等。

CEN发布了一套关于液体化学品和液化气体运输的关键标准

体化学品和液化气体的运输是一项战略活动,影响着我们社会的许多部门:包括工业领域的能源、农药、纺织品、油漆、肥料、塑料部件、医疗应用等。由于该运输活动风险较高,此类运输在国际层面受到严格监管,特别是《国际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协议》(ADR)和《国际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法规》(RID)。这两项法规提出了储罐运输商和储罐开发商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安全要求。这两项法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 制定的欧洲标准,尤其是CEN/TC 296危险货物运输罐,CEN/TC 296所起草的标准直接在两项立法中被引用,目前仅有4家TC/CEN组织有此经历。

在此框架下,CEN/TC 296最近完成了两项关键标准的修订:

EN 14432:2023 《危险货物运输罐  运输液体化学品和液化气体的罐装设备  产品排放和进气阀》

EN 14433:2023《危险货物运输罐  运输液体化学品和液化气体的罐设备  底阀》

这两个标准对于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在ADR/RID中被引用,并定义了主罐设备的要求。因此,它们使认可的检查机构能够验证此类设备并进行批准。

除了一些故障修正和澄清之外,新的更新版本还扩大了范围,例如,可以批准使用干式制动耦合器作为第二关闭件。

通过这些标准,制造商将能够为其储罐设备获得必要的许可,从而向客户销售合格的组件。反过来,货车车主将能够更换此类阀门(如果单独许可)。否则,如果设备经主管部门批准,则每次储罐的许可都必须调整(这是昂贵且耗时的)。

凭借这一新成果,CEN/TC 296 再次为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做了出贡献,并支持了国际法规的实施。


危机预防: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过去几年的情况表明,一个国家保护其关键基础设施是多么重要——阿尔河谷的洪水、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乌克兰战争就是例子。重点是对社会运作至关重要的设施和系统的保护,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障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广泛的专业知识

为了更好地保护欧盟成员国的关键设施免受自然灾害、蓄意破坏和网络攻击,欧盟关于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两项指令于1月份生效。与此同时,德国联邦内政和国土部发布了一份关于计划在德国实施 KRITIS 总括法的重要文件。在此背景下,安全管理协调办公室(简称KoSi)发布了题为《标准化与根据KRITIS总括法设计的标准化》的白皮书。该白皮书由来自 BSI、BHE、Malteser Hilfsdienst、ZVEI、Technischen Hilfswerk、TH Brandenburg、国家灾害控制办公室项目组、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所、西门子股份公司、Bosch Sicherheitssysteme GmbH、VdS Schadensverhütung GmbH、KÖTTER 集团和Data Protection Dobert参与起草。该文件目前可在网站www.din.de自由下载。

标准作为重要工具  

该白皮书是在相关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参会者来自公司、联邦部委、协会和民防部门。由此产生的文件为规范和标准设定了目标,并将其纳入总括法。因此,白皮书帮助立法者利用最新技术保护关键基础设施。KoSi 主席兼联邦技术援助研究院部门业务主管Martin Zeidler 在白皮书发布时表示:“标准和规范是制定预防措施以增强抵御能力的重要工具。KRITIS 总括法必须明确规定规范和标准作为实现保护目标的手段。”

分级为不同的风险级别

例如,对于 KRITIS 运营商来说,重要的是要了解计划中的 KRITIS 总括法遵守了哪些法规和要求,以及他们可以使用哪些规范和标准来满足这些要求。白皮书建议将风险分为不同级别,以便能够得出适当的实际措施。白皮书还建议建立整体的、基于流程和资源的业务连续性管理(BCM)。BCM 的引入使组织能够确定单独定制的措施。然而,白皮书并没有推荐与部门相关的、相同的和非特定组织的措施,因为它们恰恰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背景:安全管理协调办公室

安全管理协调办公室负责跨行业标准化、安全行业的标准化以及与研究相关的活动。它确保 DIN 委员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并为所有对安全行业感兴趣的人士提供联络。

IEC 标准和合格评定如何支持垂直农业

垂直农业是一种更可持续的粮食生产系统,它比传统农业使用更少的水、能源和土地。IEC 标准和合格评定将确保垂直农业中使用的技术可以安全高效地工作。

垂直农场通常位于城市地区,这一模式可以帮助减少食品的运输里程并改善粮食安全。垂直农业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其用水量仅为传统农业的一小部分。 因为大多数垂直农场都使用水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种植植物,减少对土壤的使用。水培法比依赖雨水和灌溉的传统农业高效得多。 

垂直农场可以通过监测和管理光、湿度和温度等因素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资源浪费。农作物垂直生长,减少了传统农业中对土地的需要。 

垂直农业的支持者认为,这一方式可以解决与传统农业相关的紧迫挑战,例如运输碳排放、森林砍伐和对化肥的过度依赖。垂直农业通过将生产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大多数人居住的城市,大大减少了运输新鲜农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LED 照明和传感器技术在提供最佳生长条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养分供应、湿度、氧气水平、气流和水管理都受到仔细控制。传感器网络收集有关植物健康、生长和产量的实时数据。自动化系统使植物护理的实时调整成为可能。技术与农业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 

IEC 制定了支撑垂直农业技术的国际标准。例如, IEC TC 34制定灯具、电灯和照明解决方案的国际标准。TC 47 制定半导体(包括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标准。

多个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标准。其中包括解决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问题的 TC 65、  制定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TC 17以及制定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标准的 TC 22,TC 44 提供了机械安全标准。垂直农场使用的水依赖于带有符合 IEC/TC 2制定的标准的带有电机的水泵。

将垂直农业与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至关重要,因为它比传统农业更加依赖于能源供给。当他们转向太阳能、风能和船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时,他们将使用 IEC/TC 82 为太阳能光伏能源系统制定的标准、IEC/TC 88 为风能发电系统制定的标准以及 IEC/TC 114 为海洋能源制定的标准。

在JTC 1(IEC 和 ISO 联合技术委员会)中,  SC 42 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准化,并为开发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其他委员会提供指导。 SC 41 制定物联网 (IoT) 国际标准,使连接成为可能,而 SC 38 则致力于解决数据存储和检索的云计算标准化问题。同时,IEC 合格评定确保垂直农业中使用的许多标准得到正确实施。LED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照明系统依靠标准来确保安全、性能和质量。然而,随着 LED 灯的大规模生产,人们开始担心其质量和可靠性。某一组件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 LED 照明系统性能不佳甚至整体故障。所有电子元件、零件、模块和组件必须能够高效的协同工作。

IEC 制定了 LED 的 IECQ 计划 ,对 LED 照明系统生产中使用的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认证。该计划使制造商确信他们销售或购买的产品已经过独立验证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在 IEC 标准和合格评定的支持下,垂直农业有望为城市农业提供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方法。垂直农业有潜力塑造未来,让城市成为新鲜农产品的中心,确保人类的抵御能力和营养供应。

支持韩国出口公司应对海外新产品安全限制

7月11日,产业通商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标准院”)在首尔召开座谈会,听取韩国出口企业产品风险评估方面遇到的困难,并讨论海外主要国家的相关监管应对方案。

产品风险评估是评估在市场上流通或准备上市的产品是否会对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伤害的一种手段。它主要侧重于发达国家,用于研究产品召回等消费者安全措施的适当性。

最近,以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为中心,引入了企业在新产品上市或发生产品相关事故时实施产品风险评估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制度。

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海外监管部门的风险评估要求,可能会造成安全措施不适用、咨询费用过高、罚款等不利因素,韩国出口企业需要关注和防范相关问题。

国家标准院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国内出口企业实施“善举准备”培训等措施,开发和推广产品风险评估自诊断工具;提供在海外主要国家产品风险评估工具的使用手册。

出席座谈会的国家标准院院长陈钟旭表示:“我们将加强与相关行业的沟通,帮助韩国企业有效应对新引入的海外安全限制规定,以提高出口竞争力。”

通过民间与政府合作应对海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产业通商资源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家标准院”)于7月5日召开“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研讨会”,以加强政府和行业在应对技术性壁垒方面的合作。

在15家大中小出口企业和30多个协会及团体参加的座谈会上,政府部门介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相关政策和取得的成果,以及海外认证支援团体的支持情况。参加会议的包括三星电子、LG电子、现代汽车公司、科威等著名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会分享了欧盟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领域的主要争议——欧盟电池法、网络安全法、化学物质监管等问题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未来的解决方案。由于TBT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印度市场推迟了海外认证,并提出了企业在家电和电池测试过程中,所涉及的国际标准存在不合理的技术要求,让企业面临的困难。

三星电子、LG电子等公司介绍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策略,并强调“为了解决不合理的技术限制,企业很难直接面对海外监管部门。为了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强化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国家标准院院长陈忠旭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和碳中和的加速,世界各国引入复杂技术法规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将加强民间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沟通,通过多边会议和其他外部磋商发现的技术法规问题,并尽最大努力捍卫出口市场。”

生物识别系统:澳大利亚标准局支持行业不断发展

性能测试和报告是维护准确和公正的系统的关键

生物识别系统可用于自动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某人。当使用人脸或指纹识别符来解锁移动设备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与这些系统进行交互,其他生物识别系统应用程序包括虹膜扫描、签名验证等。从本质上说,这些系统依赖于来自于个体的生物和行为特征的特定数据。

到2028年,全球生物识别系统市场的价值预计将达到85亿美元。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与所有快速发展的技术一样,它也存在若干风险,特别是在隐私、数据收集、存储和系统性能方面。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澳大利亚标准局最近更新了其生物识别性能测试和报告标准的第一部分(AS ISO/IEC 19795.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识别性能测试和报告 第1部分:原则和框架》)。修订版为实现公正和准确的报告提供了指导,同时为供应商测试和评估引入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下面,我们将探讨生物识别系统的产生、测试和报告的重要性,以及这次修订的影响。 

生物鉴别系统的出现

根据澳大利亚标准局IT-032生物识别委员会主席Stacy Oerder的说法,生物识别系统的增长与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具有部分有关性。这次攻击推动了国际社会的联通,特别是在身份识别和旅行证件中的面部识别方面。

不久之后,人们建议在美国边境的进出口岸安装生物识别筛选系统。

2003年,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立法,允许行政人员从非澳大利亚公民身上获取生物特征信息。这项立法旨在防止签证申请过程中的身份欺诈。2005年,政府实施了电子护照,这是一种微芯片护照,人们可以在通过机场智能门时使用它。智能门系统利用电子护照中的生物鉴别信息,使海关和移民检查自动化。

从那时起,生物鉴别认证系统在银行、医疗保健、消费电子设备等各个行业都被广泛使用。  

生物系统性能

生物识别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训练数据的构成、算法匹配和误差匹配的解释等。简单地说,如果相关的生物识别系统是在一个不那么多样化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那么结果可能会偏向于某些特征。  

面部识别软件因可能存在的偏见而受到批评,测试结果也反映这一特征。为了评估生物鉴别系统的性能,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在各种测试场景下对多个供应商的算法进行了大规模的面部识别测试。这些测试为供应商和潜在用户提供了算法性能的基准。  

NIST最近进行的人口统计效应测试证实,存在人口统计差异对性能产生影响,开发人员应该设计算法来消除这种偏差。这个测试只是生物鉴别系统性能如何受到影响一个的例子。在获取和登记生物特征数据方面,有许多因素可能导致生物特征识别系统出错。例如,如果收集的样品质量差或损坏,可能会发生错误,这可能是捕获装置或环境的影响。  

这些错误的风险意味着生物识别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或者用户根本无法使用该系统。  

ISO/IEC 19795.1:2022如何提供帮助?

"这个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奥尔德女士说。

“它提供了一套关于测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为所有供应商的测试引入了一个公平的环境,使产品的比较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和做法,潜在的客户或实施者就依赖于其供应商提供的业绩和能力报告。"

如ISO/ IEC 197951:2022所述,规定了对测试协议的要求,其目的是减少由于数据收集或分析程序问题而造成的偏差。  

该标准创建了测试生物鉴别系统性能的一般原则,该原则包括了特定性能要求的错误率和吞吐率,旨在确定生物测定系统的性能指标,帮助实现对耗费精力的现场性能的最佳预测,并增强对测试结果适用性限制的理解。  

奥尔德女士表示,"更新后的标准让人们了解了用于验证和识别的算法,并促进了算法测试的统一,","通过使用生物测定技术,我们必须知道算法如何进行匹配以及生物测定系统如何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的复杂性是源于算法变得越来越智能和优化"。

最全最新的标准分享平台

客服微信:1093451816返回首页